那天,去敦南誠品買屏風《女兒紅》十月份演出的票,等待電腦跑資料的空檔,瞥見了架上《淡水小鎮》的DM。喔,又要演了嗎?
是第幾版了呢?這回是誰來飾演陳少威和艾茉莉?誰又會扮演那個貫穿全場的說書人,用客觀而細膩的情感,將觀眾深深帶入舞台上的時空…..?
1996年4月,大一下學期,國父紀念館上演著果陀第三版的《淡水小鎮》。那天下著雨,還記得是坐著大象的機車去的,這是我第一次買票看舞台劇。已經是七點三十五分了,戲還沒有正式開演。飾演說書人的王友輝老師從右舞台的樓梯走上台,然後坐在舞台邊緣,不疾不徐地開口道:「大家趕快就坐。我知道外頭下著雨,忠孝東路一路過來應該很塞吧!不過還是希望大家趕快坐下,戲要開演了。」當時我還搞不清他究竟是以什麼樣的角色在對觀眾說話呢,然後他便開始訴說這一段故事,時而又轉換為故事中的角色。
男女主角是當時果陀的台柱,柯叔元和林奇樓。第一幕,時光開始於民國四十八年的淡水風光,上演著平凡日子裡,屬於那個年代的生活片段。還是孩子的艾茉莉和陳少威兩家是鄰居,小孩有小孩的天真與認真,大人們也有他們所關心與煩惱的事物。
第二幕開始,這個說故事的人開始展現他穿梭時空的變臉功夫,以及將時間撥前倒後的神力。十年後,艾茉莉出落得亭亭玉立,陳少威也算個堂堂男子漢,兩人即將成婚。為了讓觀眾明白這段情愫滋長的來龍去脈,說書人再將時光倒流回兩年前,清湯掛麵的高中女生和穿著棒球制服的羞澀男生,他們第一次牽起了對方的手,就這樣許諾了一輩子的誓約……。結婚進行曲響起,小鎮的男女老幼都見證了這個幸福時刻。
第三幕,時間一個翻滾又過十年,艾茉莉比一般人提早舉行了人生的告別式。在這兒她遇見了一些懷念的人,這裡的長輩們告訴她,不就後就會習慣這兒了。但艾茉莉仍懇求上天,讓她回到過去的生活,即便是"一天"也好。於是說書人完成了她的心願,讓她回到了她認為最美好的一天,艾茉莉的十二歲生日。而當她再度回到那時,她卻驚覺自己竟然握不住任何一刻的美好,於是,她決定回到她來的地方。
淡水居民像平日一樣入睡。星星出來了,天亮前,它們從哪裡來,又再回到那裡去……
而我,就在這舞台上時間與空間的交錯中、光影和情緒的轉換裡,愛上了舞台的魅力。念的是電影,每年舞台劇的票根卻是電影票的好幾倍;消耗在話劇社的時間也比拍電影作業長。
這就是熱情吧,我想!看舞台劇的我,就好像回到家一樣,那是一個讓我一頭栽入的空間,在座的觀眾,都是我志同道合的夥伴。
意外的,我疼愛的小哥—可明,今年高三,推甄竟選擇了台藝大的〈戲劇暨劇場應用〉,在通過第一關後,趕緊來找我研究第二關面試的準備。我問他最近看了什麼舞台劇,他支唔了半天才說,就是國小的時候,在世新小劇場看我第一次的公演。我當時一聽差點沒昏倒!不過仔細一想也沒錯,我從國中開始發現自己"愛演"的慾望非常強烈,也都是受了電視與電影的影響,進入大學後才真正認識舞台劇的不是嗎?後來他總算趕上了最近在小巨蛋演出的《鐘樓怪人》,因為問你「最近看了什麼戲劇?有什麼感想?」我想是面試基本題。
有熱情,真好。
小哥加油!希望你面試順利呢,說不定大姊有機會看到不知是第幾版,由你演出的陳少威喔!
(’93年,第二版,艾茉莉也是林奇樓,以及張雨生版的陳少威。)
聯合文學一年一度的全國巡迴文藝營又要來囉~~
今年, 文藝營特別邀請了前雲門舞集主要舞者吳義芳(現為風之舞形舞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風動舞蹈劇場團長)為同學啟發肢體潛能
上全國巡迴文藝營網站看看吧~~
http://issue.udn.com/lcamp/teacher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