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琥珀小一上學期期末考結束了。雖稱不上高分,但國文比期中考進步了很多(謝謝外公特訓班XD),比較拿手的數學退步一點點也還好,可她自己不滿意,沮喪著不想告訴爸比成績。我只好把一個二十幾公斤的孩子抱坐在腿上,告訴她,把不會的地方學會比考幾分來的重要。
從小一開學前兩個月,我就莫名焦慮,接著一起適應小一新生活,除了開學兩周後發生了[班親會驚魂]外,大致還算漸入佳境。
社群時代,許多家長都會加入FB社團,共同討論小孩的校園生活,大家互相交流之外,也可觀察到整個教育大環境的縮影。跟我一樣焦慮的家長們不少,但各自焦慮的點不盡相同。有的小一開學前就急著找安親班、美語補習班,有的擔心校園霸凌,也有的則是希望小孩快樂的學習成長,不要再重蹈我們以前的填鴨式教育,卻又不得不憂心關於競爭力。而期中、期末考後,社團裡就更是精彩了,昨天就有位媽咪因為小孩平日與考試前都做了很多試卷與練習,但小一國文89分,數學72分,媽媽就大怒了,忙著想寒假要如何限制他的吃喝玩樂作為處罰,並計畫如何加強功課……
對於教育,從小到大我一直有很多想法,在小琥珀出生後,也開始涉獵關於北歐的教育(ex:陳之華的芬蘭系列)、嚴總裁的技職教育觀點、洪蘭老師的文章,目前正在看的親子天下:思考力等等。
我的焦慮在於…這是一個真真實實的養小孩實境,不是少女時玩的虛擬遊戲<美少女夢工廠>,不滿意這個教養結局,再玩一次就是了。
想起了去年底出席了女人迷主辦的2017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其中一位講者劉安婷,我是從她在2016成大畢業典禮的致詞文認識她,當時其實還不知道TFT(Teach For Taiwan)是甚麼樣的機構,這次才了解TFT是為了台灣的偏鄉教育,培訓老師到偏鄉教孩子,為的是她在成大演講中提到的「選擇權」。
論壇的主題是「勇敢再造」,她說起了小時候的故事。從小照相都很酷,不愛笑,直到媽媽得乳癌後,是她覺得最接近面對死亡恐懼的時刻。而後她拍照就開始刻意地笑,因為弟弟還小,笑容可以讓她撐起姊姊的樣子,更重要的是不想讓媽媽擔心。都說為母則強,當媽媽後會變勇敢,而當妳愛這個人、想為這個人付出的時候,女兒也可以很勇敢。
勇敢的人,不是不害怕、不曾脆弱,而是始終相信那個大於自己的信念,在想到他人時,聯結出勇敢。創業之初,安婷也一度壓力很大,尋求合作時,還曾被嗆:妳先去讀個博士再來跟我說話。然後不管妳做多正面的事,總是有人在背後作毫無建設性的批評,包括身材也能被攻擊。此時她秀出了2013年在TED的演講照片,果然明顯比現在豐腴,對照現場的她,現在簡直就是仙風道骨啊!所以減肥最快的方法就是創業吧XD
創業維艱沒有讓安婷退縮,雖然她也承認會有想放棄的念頭,直到被自己TFT的夥伴質疑她的領導力時,她徹底崩潰了!她哭了48小時,也沒有吃東西,眼前還有一場演講,她卻跑去動物園看河馬期盼獲得療癒。最後在她朋友的鼓勵下,被拖去演講,整場伴著眼淚不知所云,卻得到很大的迴響,包括演講後,一個高中女生上前抱住她,說謝謝她給她力量,她原本當天打算自殺……
安婷說她當時最大的勇敢,就是來到聽眾面前,給了一個人活下去的力量。也得到了體會:
「如果我的軟弱跟跌倒,因為分享出來給別人一些力氣的時候,我覺得這是我的勇敢。原來我的勇敢從來不來自我的成功,脆弱讓我成為真實的自己,用脆弱長出連結,在生命與生命碰撞的時候,會產生養分而長出勇敢。」
就像安婷的媽媽說,當媽媽會變勇敢,當老師也會。你幫學生勇敢,學生回饋給你的,也會讓你變勇敢。
說到勇敢,時間來到了演講後的QA交流,我很勇敢地舉了手。
我問安婷:
「TFT主要是針對資源短缺的偏鄉教育服務,不過我聯想到的是,城市中資源充足的小孩,好像也面臨很大的壓力。這麼說是想到一個事件,有個親戚的小孩北一女畢業,面臨大學填志願時與父母意見不同。父母希望她填法律系,而她要填電影系。父母的理由是”明明能考上法律系為何要念電影?” 我以為成績優秀的孩子應該是擁有更多的選擇權,但這樣的邏輯反倒像是台大、北一、建中畢業的只能選擇成為律師、醫師、會計師…..。我個人覺得這個邏輯是值得探討的。但當時畢竟我的孩子還小,我也不敢說當自己面臨上述的情況會有甚麼反應。只是今年我女兒上小一了,幼稚園最後念的是公立的,暑假我也沒送她去正音班,開學後也沒有去安親班,結果就是首次期中考國語(注音大會考)的分數,我需要很”勇敢”的去面對(笑)。但是她很喜歡閱讀,認識的國字也不少,是個愛發問的好奇寶寶。所以我的問題是,(對,我好ㄍㄠˇ ㄨㄟ,現在才進入QA的核心),談到今天的主題關於”勇敢”,首先我已經在這樣少子化的大環境下勇敢選擇生了個孩子,(這時現場竟響起了歡呼的掌聲,我才生一個就有掌聲…那我好幾個生三個的朋友真該獲頒國家榮譽獎章了!)接下來,更困難的,我在心態上要如何勇敢的面對在體制內的教育,可以有智慧地讓我的孩子快樂地學習、勇敢地選擇未來?」
安婷回我:
因為我還沒有孩子,我覺得這個問題妳比我更有資格回答。但妳問我的話,首先,我不認為小一新生在開學兩個月又幾周後就應該學會注音符號並運用自如。再來我認為生命自有它的季節與出路,用愛陪伴她就足夠了,陪伴她去發崛她自己。不需要一直想做一個好媽媽,做一個有愛的媽媽就行了。
頓時,覺得當媽媽輕鬆了許多,呵!
演講結束,一個女孩拉住了我的衣角,熱切地說想跟我分享一些事,仿佛從我的QA裡發現我是知音那般。
「我也是北一女畢業的。」女孩悠悠地說著,醞釀著後面的故事。
「大學填志願時,我要填工業設計,但我父母希望我填醫科,總之我硬是進了工業設計系。我念得很開心,功課也不錯,可是這四年來,我跟父母的關係降到冰點……」
然後她開始哭,我有些不知所措,只能頻頻表示我懂她的感受。
「我覺得現在的教育一直強調要尊重孩子,但我認為更重要的,還要加上”相信”與”支持”,我真的很需要他們的相信與支持……」
她情緒起伏很大,一下哽咽一下無奈一下露出跟陌生人吐露心事的尷尬。我們一路從松菸誠品演講廳走到忠孝東路的街口,她不停地說,我聽著,雖然我心想:小朋友啊,姊還有個孩子在家等我,而且明天還要上班啊。最後,她跟我討了一個擁抱,我也把所有我想要給她的力量,融化在這一個擁抱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坐在回家的計程車上不禁想像著,在未來,我會以甚麼樣的姿態烙印進小琥珀的生命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