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曾因「個性不合」分手?羅希度、白易辰揪心分手大解析

你也曾因「個性不合」分手?羅希度、白易辰揪心分手大解析

「個性不合」是很常見的分手理由,就像「生涯規劃」之於離職原因。個性是天定,那為何熱戀時都很合?阿就「熱戀」啊,但隨著關係的進展,期待就漸漸不一樣。更別說友達以上,戀人未滿時,跟「擁有」彼此後,期待度當然不同。如果再踩到對方心靈深處的「雷」,感情就很難前進。很多人說<二十五,二十一>的結局不好,因為他們最後沒有在一起。在一起…指的是結婚嗎?但我們真的能確定結婚就是好的結局?

我們先來看看羅希度的個性。

休想阻止我   只要我想要 死纏爛打也不放棄

即使懷疑自己,依然如陽光般燦爛,遇到逆境就想著往前衝~衝~衝~!從學校解散擊劍隊,她為了轉學無所不用其極地做了一堆荒唐事,但你看到她的決心。為了讓梁燦美教練收她入隊,冒失的毛遂自薦卻也有一番效(笑)果。面對學姊的無理要求,更是在正面衝突後,選擇拉下臉來,在眾人面前浮誇地打悲情牌,雖然可恥,但把學姊耍得哭笑不得而得逞。爸爸親手做的椅子壞了,沒關係!拜木工師傅為師,自己做一個一模一樣的總可以吧!和易辰第一次的旅行,因為臨時的新聞工作攪局,易辰要她先回家,她依然要默默地獨自前往目的地。

羅希度的人生,就是不斷往前衝,她很清楚自己要甚麼。

再來看看白易辰的個性。

都是我的錯   我想改變世界 但現實令人退縮

從高富帥的學霸,成為家破人散的落魄青年。對比希度的陽光而幼稚,易辰顯得陰鬱而成熟。雖然從廣播社的錄音帶,和在熱音社留下的傳說,可以感受到他當年的意氣風發,但遇到困境,就顯得負面且退縮。比較讓我不明白的是那股動不動油然而生的「愧疚感」。面對爸爸的債主,明明與他無關,他卻愧疚地向對方說出:我保證以後的人生,都不會再感到幸福。獨家報導高宥琳的歸化事件後,又愧疚地躲起來。經歷了911世紀災難的現場,之後對希度說:每天在我眼前上演的生離死別,讓我覺得想念女朋友是一種奢侈,妳的加油讓我吃不消。Excuse me,奢侈甚麼!?就是因為體會了人生無常,不是才更要把握當下?把真相傳遞出去,跟接收女友的加油,到底衝突在哪裡!?

白易辰的人生,就是不斷把不該他負的責任往自己身上扛,明明也扛不起,只好一路向後退。

這一進一退卻不是跳恰恰的默契,而是把兩人之間的距離越拉越遠。可就算結婚不是最佳結局,似乎也不該在這時候分手啊!雖說分手是希度提的,易辰沒有這打算還叫她不要後悔。雖然希度的媽媽事先警告過她了,易辰可能會是第二個讓她等待、失望的人。可我看到的,是因為易辰最終踩到了希度的「雷」。

這個雷,希度也曾提醒過他。「我希望分擔你所有的悲傷、愉悅、幸福、挫折,別因為痛苦就躲起來。如果你不依賴我,我會很孤單」。這個雷,就是「孤單」。起點是13歲時,爸爸的過世,媽媽的自我封閉與埋首工作,小希度是自己長大的。直到遇見易辰,帶給她溫暖、鼓勵,並且不再孤單。家道中落而深受打擊的易辰,也一度眼神發亮的對希度說:你總是把我帶往正確與美好的方向!

最深愛的人 傷我卻是最深   

因為這個正確的方向,命運中無奈的巧合就默默發酵了。希度因為工作第一的媽媽,不斷經歷等待、失望、死心的過程,但最大的心理傷口,就是連爸爸的喪禮媽媽都因工作缺席。也一再質疑媽媽,為何從不跟她談論爸爸?彷彿他不曾存在一般想把他遺忘掉。媽媽說,因為埋怨,她得避開才能活下去,她不奢望希度能理解她,但不要批判她選擇避開、忘記,因為那是她撐下去的方法。某種程度而言,白易辰某方面有點像申在京,遇到過不去的坎,寧願選擇埋在心裡不說,然後用熱愛的新聞工作,讓自己的生命前進。可是我想希度期待的,是可以分擔媽媽的悲傷,一起回憶爸爸的點滴,母女一起承擔面對這個痛。而偏偏,易辰在一次緊急新聞事件中,看見申在京的專業表現後,把希度的媽媽當成典範。

等一個人  是等一個看得懂你的人

至於「等待」這件事,如果指的是工作,基本上兩人是互相理解的。希度看到易辰在街頭連線播報時,想上前卻不敢靠近,易辰也說這心情他懂,如同看著她比賽時一樣。雖然吵分手時,希度說:我媽從不跟我解釋,只有一連串的等待、失望、死心,結果你又讓我體會到了。但易辰問她,拋下美國的一切回韓國,是她想看到的嗎?希度直言不是。所以我依舊認為,這個「等待」,不只是地球上的距離,或工作上的時間,畢竟她自己一天到晚也在世界各地比賽,主要是「心靈」上的遠距造成的。

從13歲等到成年,始終等不到媽媽對她敞開心房,但總算是等到一個解釋。母女一同掃墓那次,勉強算是一種和解吧。面對易辰接二連三地躲避,第一次,他們的關係僅是朋友,第二次希度清楚說了她的期待,第三次,我覺得她不想等了,不是因為等不到他的人,而是等不到他的心。她的加油傳遞不過去, 他愛的方式也無法給她力量,一個埋怨、一個愧疚,不如在這個時候止血吧!

易辰每一次躲起來,即使他自認為是對希度好,覺得抱怨於事無補,一個人承擔好過兩個人痛苦,更不希望因此影響希度比賽的心情。可我覺得他的擔心都是多餘的,他說出來,小太陽希度,未必會因此受影響,不說,反而讓一層層的孤單立即壟罩著她。

某些時刻 我們以為盡了全力 其實一切只是練習

易辰的個性總是太習慣把負面能量往自身上攬,以為是為希度著想,自己消化解決就好。但他畢竟才25歲,解決的能力還有待磨練,也無法像申在京那樣,可以說出「我已經決定不再對任何人感到愧疚」,因此只能被愧疚感不斷折磨。而希度的個性是不斷的向前衝,才21歲的她,大概也沒有耐性去等待易辰一次次的成長痛。

或許她已看透徹,她說:我們只有在順遂時候才能相愛。而人生不可能總是順遂,那麼就算兩人結婚,易辰是不是也有可能遇到逆境就又將自己封閉?希度已經有一個讓她感到孤單的母親了,應該無法承受再有一個這樣的丈夫吧。申在京喪夫的痛,她選擇的面對方式,我不評斷,但缺席丈夫的喪禮,究竟是因為對工作(職位)的執著,或者那也是一個逃避的行為,我無法理解,但對希度造成的傷害是事實。於是再痛也斷然選擇分手,讓易辰解脫不用再愧疚,而她也不用再期待,不期不待沒有傷害。

結局有人覺得希度自私,有人認為問題在易辰膠著的個性,多少也跟自我個性的投射或經驗有關吧。譬如我就是個話多的人,覺得不開心就要說啊!像七班小可愛那樣,追求宥琳的過程可愛又直爽。宥琳的反應讓他不開心,他也不會委屈自己,總用俏皮的方式表達他的不滿。而我個人的感情經驗,最討厭的行為也就是「消失」,不能好好面對認真處理嗎?

現在想來,對方也許真的不能吧,個性不同,能力也不一樣,我們很難期待別人照我們的方式前進,或許,也因為剛好在那個還在練習的年紀。那麼能像希度那樣,與其彼此埋怨對方不理解自己,不如承認「個性不合」,然後斷然地割捨,讓曾經真實的美好,就留在生命中的某個位置,也算一種灑脫跟智慧吧!不然她怎麼會說出源自卓別林的嘉言: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所以我們要活得像遠看一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