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這個身分,也要邁入第八個年頭了,是說我也沒有不認真,最近還因緣翻出2013年的育兒筆記。當年跟圖書館借了第一本信誼出版的<你的2歲孩子>,因為有還書的壓力,所以速速讀完還記下了各章節的重點精華,生怕書還了後會不知怎麼教(ㄉㄨㄟˋ)導(ㄈㄨˋ)傳說中的“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然後很認真地跟圖書館與ruru阿姊借書,一路讀到了6歲吧,心得是甚麼呢?

不只2歲,一直到7歲都很可怕啊…………

或者說,可惡!

小琥珀的語言能力很早就嶄露頭角,小小的腦袋轉很快。看電視新聞認真,看書認真,忤逆她媽我也不遺餘力。不只可以瞬間惹毛我,同時也是經過小一導師認證的。<延伸閱讀:班親會驚魂>

小孩會乖乖聽話就不叫小孩了這我也懂,畢竟我也當過小孩,可是我在她那麼大的時候,再心不甘情不願,我媽叫我做甚麼,我還不是乖乖去做,就算嘴上忍不住碎碎抱怨或討價還價,但哪裡敢跟她說"我不要"呢!

小琥珀就敢,很敢。

就說一日晚上,下班後騎車去外婆家接她,回家途中一起在一間滷味攤買我的晚餐,我才剛點完菜,轉身就看到她一屁股坐在店裡的地上。

我說:妳可以不要坐在地上嗎?外面地上很髒。

她起先是頭也不抬,根本聽而不聞。

我再說:妳可以站起來嗎?

她回:我不要。

然後買完滷味,一起走向機車時,我說:現在是怎麼樣?我講話妳都不理我就是了?

她竟一派輕鬆回話:我有理妳耶,我說我不要啊!

好妳個…..,這…… 是 挑 釁

然後,我沒有再說甚麼(瞬間弱掉),卻有一種 我 輸 了 的悵然。

***

另一個日常,她洗完澡從浴室出來往她房間走去,問我隔壁主臥室的燈怎麼沒關。

我說:唉呀,我忘了,請幫我關一下好嗎?

她又回:我不要。

我說:為什麼?我們房間就在妳房間隔壁,這不是舉手之勞嗎?

她回:我就是不要。

然後自顧自進了房間,穿好衣服走出來,還記得關自己房間的燈,接著走來客廳。總之,就是 鐵‧ 了‧ 心 的不要幫我關燈。

我問:到底為什麼不幫我關呢?又不是要妳回頭走到廚房去關燈,就在旁邊兩步的距離而已。

她想了想,說:我就只是想反抗。

我:.........

***
遙想幾年前,一歲多剛會走路,話還說不清楚,當時真是可愛啊!兩三歲的不要不要雖然很討厭,但畢竟還帶著娃娃音,小小隻的,不同的可愛。如今,一大隻叫也叫不動,”我不要”三個字也晉級到"吃了秤砣鐵了心"的層次,偶而還外加斜瞟或翻白眼。

有時默默望著她,不禁感嘆這一隻真的是當年那一隻咩? 當年有多可愛,現在就有多可惡啊~

不過面對這兩次的”反抗”,我竟然都沒有生氣(好佩服自己)。只是心平氣和地了解她不想做的原因,然後跟她講道理,不外乎就是外面地板有多髒,以及一家人住在一起本就應該互相幫忙等等。但遇到別的媽媽時,還是忍不住抱怨小孩都叫不動,友人說:這種小事就叫不動,妳怎麼可以讓她騎到妳頭上?

是啊,原來這就是"我輸了"的感覺,媽媽的話,沒 有 威 嚴

古語說慈母多敗兒,好在我是母夜叉,但我也不想用威權的教育方式,畢竟自己骨子裡就洋溢著吃軟不吃硬的叛逆,己所不欲勿施於孩。

但最近在友人FB上看到一句話,「威權教育,和父母的權威是不一樣的。」苦思良久,能讓我聯想到的,就是我媽的教育哲學,她說教育要像放風箏,孩子越小抓(ㄍㄨㄢˇ)得越緊(ㄉㄨㄛ),隨著年紀漸長慢慢放手。抓過緊,風箏飛不起來,放太快,就成為那句”斷了線的風箏”……

我深深感悟,本人我這麼優秀(有嗎?),就是在我媽這樣的教育下長大的,小時候我媽叫我做甚麼我就做甚麼,哪敢這麼囉嗦,更別說當面嗆她”我 不 要”,又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我確定我也沒給小琥珀吃這兩樣東西)。

或許就是上述我覺得無傷大雅,也沒啥了不起的小事,不睬我就不睬我吧,長此以往,才導致媽媽的威嚴 蕩 然 無 存!(這四個字也太強烈)

小一一整年,晚上總是為了幾點洗澡母女對峙,拖拖拉拉又藉口一堆,講好了時間,卻又做不到,以致耽誤睡覺的時間。我總是一再給予機會,她總是一再挑戰底線,由於我的不堅定,當然最後也只有咆嘯收場。

新學期新希望,我決定要硬起來!我嘗試溫柔地說,小二開始,回到家請妳處理完便當水壺後立刻洗澡,我們不要再為了這件事生氣傷害彼此,一定要做的事先做了,就不容易橫生枝節,拖延到睡眠時間,因為睡眠跟長高息息相關。

她乖乖做了兩天,果然後續可以10點前做完一切(包含我上演慈母說故事時間),床上躺平!但以為從此一帆風順了嗎?不!畢竟人生總是充滿了荊棘…(是在浮誇甚麼),第二周放學就給我來這套:

「媽,我想跟妳商量一件事,我想妳應該不會答應,但我不會放棄,若我求妳100次,可能總會有成功的一次。就是我可以處理完便當水壺後,在沙發上坐5分鐘休息一下再去洗澡嗎?」

(這傢伙真是做業務的料……but ,到底上學是有多累!?拖個5分鐘也爽?!)

該死的我竟然 第 1 次 就心軟答應(弱到爆),不過不可開電視也不可吃東西,純休息。可想而知,5分鐘過後,是6分鐘,6分鐘過後是7分鐘(廢話),7分鐘過後……我就怒了。

得寸進尺」,我想是每個孩子從媽媽口中學會的第一句成語無誤。

我發誓,我再被妳這樣唬嚨,乾脆我叫妳媽好了啊~ 以後我就是要這麼霸道,回到家就是立刻洗澡,沒得商量!

雖然現在流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可妳媽揪竟還是不是妳媽啊?!我又不是要強迫妳學不喜歡的才藝,也沒逼妳考試成績,將來也不會干涉妳選甚麼科系、從事甚麼工作,跟哪個男人(或女人) 結婚,我只是盡我的責任,把妳健康安全的養大,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學習態度,妳十八歲後我才懶得管妳咧!

我就不信,不過是生活常規上的堅持,難道會給妳造成甚麼童年陰影?!要說陰影,被妳唬嚨這麼多次,我的育兒人生才烏雲密布咧!

至於我跟妳外婆的感情,還不是好的要命,小時候雖然頗有微詞,長大後則超感謝她當年堅持小學生只要上學的日子晚上九點半睡覺,從不主動買充滿色素味精的零食,養成我節約能源、東西用完放回原處…等好習慣。

***

夜深人靜,耳邊響起小時候,我媽不疾不徐,溫柔而堅定的對我說:

小姐,妳的纏功,唬嚨妳奶奶也就罷了,對我, 沒‧ 有‧ 用 (搖食指)。

↑↑↑還我這個可愛的小東西!   ↑↑↑還我這個可愛的小東西!   ↑↑↑還我這個可愛的小東西!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