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那些即使老公是孔劉也無法忍受的事

《82年生的金智英》那些即使老公是孔劉也無法忍受的事

中文小說出版時,已知原著在韓國引起極大關注,隨後成為韓國2017年最賣座小說之一。孔劉宣布要參與小說改編的電影,再度引起軒然大波,上映後正反評價兩極,但仍強壓同時上檔的好萊塢強片《黑魔女2》、《小丑》等榮登韓國週末票房冠軍。

台灣11/22上映,我也趕在第二周假日約腦公一睹為快,當時已衝到台北票房第3。公司大學剛畢業的妹妹一上映就去看了,還直呼好看。我好奇這麼年輕也有體悟?她說從身為一個女孩的成長過程中,多少能有共鳴。貝克汗的年輕女同事則說沒興趣,雖然有孔劉,但成家還離她太遠,更何況結婚並不在她人生清單中。我笑說也好,看了大概就更篤定不結了吧XD

11/30觀影當日,台北票房排名第3,目前第4。

不意外的,電影高潮來到母女對戲那一段,非常動容,除了抽面紙的窸窣聲,意外的,旁邊不知是陪女友還是老婆來看的大叔也吸鼻子了。高潮之前,看到媽媽們的下午茶,一位媽媽說她首爾大學理工科畢業,當年那麼努力學數學,大概就是為了教她兒子背九九乘法吧。大家莞爾一笑,說得輕鬆,我竟然紅了眼眶,明明我也不是甚麼學霸。

看完後貝克汗問我好看嗎,我說雖然沒看過小說,單就電影而言,我認為拍的不錯。而他覺得還好,不就很日常嗎?是啊,這就是悲哀所在,明明內心波濤,外在的一切卻都呈現的如此習以為常。電影沒有太多高潮迭起,藉著婚姻育兒的現在式,順暢交織了金智英的成長回憶。然後就在平凡的日常中,卻讓智英的老公代賢面臨了害怕失去妻子的驚心動魄。

新北31本館藏全數外借,每本預約人數皆超過20人。我跟腦公說完,他就馬上幫我去博客來下定了。

1982年生的智英,2017年正好是35歲,差不多是所謂晚婚世代進入婚姻後幾年,孩子出生也沒多久的階段,智英這個名字就如同台灣80年代的怡君吧。婚後智英問代賢:「若要生孩子,我會面臨很多變化,而你有甚麼改變?」代賢:「我要早點下班,減少應酬,假日不能找朋友。」代賢當爸後也確實是神隊友,可是智英面對的變化不僅更多且難以想像。除了職涯上的衝擊難以言喻,成為全職母親抱孩子做家事到看復健科,醫生還不明究裡的問:衣服是洗衣機在洗,飯是電子鍋煮的,為何手腕會痛?看到這,白眼是一定要翻的。我請育嬰假才一年,也很想知道為何下半年開始就一天到晚去復健科報到。

今日正好跳出那些復健與失控的日常。(為何7年後,復健與失控仍是日常???!!!)

「嫁」這個字自始就是不對等的兩性關係。婚姻的背後,女人要面對婆媳關係、姑嫂角力甚至妯娌相處。這些複雜人際、內在衝突、社會期待帶來的壓抑與壓力,若不是周旋在其中很難想像。而你何時聽到男人哭訴大舅子住海邊、連襟很難搞?或是想到過年就壓力大?抱怨岳父母是有的,終究是小巫見大巫。

鏡頭一轉,時光來到智英的少女時代。遭到性騷擾的她,本能的向爸爸求助。父親護女心切但仍不忘帶著責備的語氣說:「當石頭滾下來,妳要學會躲開,如果躲不開,那麼是躲不開的人的錯。」女孩的成長過程,妳的身體從來不是妳的身體。從坐姿、笑聲、穿著無一不受到規範。

可我坐姿豪邁是因為生性豪爽;我開懷大笑是因為真情流露;我穿無袖是因為天氣熱;我裙子短是因為欣賞自己的腿;我喝到茫就跟男人一樣,為了享受美酒帶來的歡愉亦或是酒精消極的麻醉,不代表可以任人指點這樣嫁不嫁得掉?穿這麼露是要給誰看?喝的這麼茫出了事要怪誰?當然,現實存在的「風險」還是得提醒女孩兒,但社會為何不加強教導男孩們,請尊重女孩的身體!女孩有穿著的自由,但你不能因為女孩的穿著或行為而有侵犯對方的自由與藉口。我知道全智賢低胸高叉迎面而來時你沒法無動於衷,你以為蘇志燮袒胸露背擦身而過時我就能嗎?或你大可說愛露別怕人看,沒錯,但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硬要cue一下蘇志燮出場。

智英的母親,更是典型傳統重男輕女觀念中犧牲的一代。年少時要為了成就兄弟退讓,婚後要為了拚生兒子努力,作為母親,永遠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後。小學的智英,聽媽媽話家常訴說著人生故事,天真的小臉望著媽媽,下了一句一針見血的結論:「所以妳最後是因為我,才沒有當老師嗎?」母親無言,她一切的付出皆為真心,但伴隨的壓抑與不甘並非不存在,只是稀釋在積年累月的日常中了。如同夕陽西下頻頻依欄遠望不發一語的智英,如同智英的自剖:「有時候我會感覺幸福,但有時候又覺得自己被困住了,繞過這道牆走別條路,還是一道牆,我有時候會想是否一開始就沒有出口。」

從「熔爐」到「金智英 」,很佩服孔劉的勇氣與身為巨星的社會責任。就像印度的阿米爾罕,總藉著電影發揮影響力,揭開無論是教育、宗教或性別中那些不尋常、不合理卻習以為常的傷疤,每揭一次就痛一次,但卻往癒合邁進一步。 而令人訝異的,該作品在南韓亦受到不小的負評,負評充斥著忽視男性的痛以及誇大了女性的悲。事實如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當然,我們也可以期待一部<82年生的金哲秀>(哲秀如同台灣80年代的家豪吧),講述男人當兵的苦悶,被期待撐起家計的壓力,無法示弱的無奈,然後來跟金智英票房比一比,但這樣比誰慘有何意義?我也希望我兒子(如果有的話啦)想哭的時候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哭,就算喜歡粉紅色也不會被嘲笑。和女孩子約會也不用理所當然的付錢,更希望他決定請育嬰假時,可以像北歐的男人,請得這般理直氣壯,請得那般習以為常,這才是我們要共同追求的不是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