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女人迷)
從女人迷網站看到消息,沒有考慮太久,即使活動是平日的晚上,還是很快買了票,因為我有預感不來會後悔。所以心一橫,請貝克汗無論如何當天下班後要早點去外婆家接小琥珀,並搞定聯絡簿以及完成所有侍寢SOP在10點半以前。為了慎重起見,當天下午還是請了假,回家備妥老爺小姐的水果(老媽子的宿命),東摸西整後(主婦的毛病),在陰雨綿綿的濕冷傍晚,很豪氣地叫了計程車前往誠品松菸表演廳。
報到之後時間還早,先在場外攤位從設計者手中買下了2018女人迷手帳,再買了講者之一林念慈<棉樂悅事工坊>的布衛生棉,最後到<TFT為台灣而教>的攤位按讚索取資料。
一開場就給大家幾個數字,世界經濟論壇(WEF)最新報告指出,性別落差要100年才能完全弭平(冰島落差最小,我國排名38),男女在職場上要完全平等,至少還要再等217年,而217年後,我們在哪裡?
好奇查了一下WEF該篇相關報導,不意外底下一堆留言嗆說那為什麼男人要搬重物、要當兵?性別議題,從來就不是只有女性,本來就沒有一定要。如果我是神力女超人或大力女子都奉順,我應該不介意在需要時挺身而出搬重物吧,而女人帶著子宮出生,就算男人想幫忙生孩子也無法代勞。至於當兵與否這是人為的制度,本就有探討空間。
不要再糾結於這種先天生理條件去談平等,兩性無論組織家庭,職場打拼,應該是各獻其力的互助,並尊重彼此的選擇。而如何的各獻其力,也不該是性別刻板的定義。平等的原則是無論性別,都有同樣的機會與自主權、選擇權以及同工同酬。
回到現場,擔任活動響應大使的郭書瑤率先上台分享出道以來如何走出舒適圈,如何撕掉既定標籤,如何拼命地做好她喜歡的事—演戲。於是我們看到了志氣無敵的拔河女孩、引領話題的通靈少女。
瑤瑤說她跟著拔河選手們一起受訓,那些辛苦那些傷都是真實的,也一度懷疑自己怎麼做的到,但是完成挑戰後,她獲得的啟發是,你能做到的絕對比自己想像的多。除了獲得金馬新人獎的肯定,藉由電影,也發揮了正面影響力。
(圖片來源:女人迷)
從瑤瑤身上學到的:
妳可以辦到的事,往往是超乎妳想像的,包括妳的影響力。
可以認份但不認命,勇敢,是訓練出來的。
她整體表現落落大方、言之有物。或許就是當晚在現場感受了她的氣場,之後在電視螢幕中,金馬54的星光大道上,她獨自一人昂首闊步,更是覺得眼前的她已是個成熟有魅力的女人。